黄河新闻网晋城讯 近日,高平市民俗协会会长冯保平在马村镇陈村村将“面塑?剪纸传习基地”牌匾授予了61岁的崔爱琴,鼓励她在面塑、剪纸艺术上要再接再厉、再创佳绩,将中华传统技艺继续传承下去,发扬光大,并做好面塑、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、展演展示、保护保存等工作,进一步发挥好非遗传习基地的带动示范作用。
崔爱琴,生于1958年12月26日,高平市马村镇陈村村人。从小聪明伶俐,爱好广泛,对面塑、剪纸工艺情有独钟,尤其以面塑工艺见长。
30多年前的1985年初夏,她刚从陕西省迁回陈村老家不久,一次看到别人家出殡老人时蒸的面塑——猪羊祭,感到做工精致,打心眼里非常喜欢。自己虽然在陕西就蒸花馍,但怎么都没有这种面塑手工精到、线条流畅、寓意丰富。她一边爱不释手地细细观看,一遍想着假如自己能学一把这样的手艺该有多好?有了这种想学的念头,她便四处打听周边的蒸祭能手拜师学艺。真是无巧不成书,一打听,老公的舅妈就是当地有名的“蒸祭”好手,于是就跟着舅母娘学了起来,心灵手巧的崔爱琴悟性极高,看在眼里记在心上,很快掌握了“蒸祭”的诀窍,从此开启了她的“蒸祭”生涯,这一蒸就是三十多年。
“以前老辈人蒸的面塑很多都是要吃的,所以在点色的时候不是十分艳丽。现在的面塑主要以观赏性为主,讲究做工精细、浓妆艳抹。而农村“蒸祭”都是在特殊时候用的,更需要用心去做。”崔爱琴通过各种途径获取面塑模本,根据自己的想象在实际制作中完善丰富其内涵,她所制作的面塑极受群众的欢迎,不少晋城的面塑爱好者慕名而来讨教或定制。
崔爱琴不仅“猪羊祭”蒸的好,喜庆时用到的花馍、过寿时蒸的寿桃以及花、草、树木、人物、鸟兽也形态各异、神情饱满、惟妙惟肖,令人赞叹不已,人见人爱。她本人和她的作品多次在晋城市、高平市及马村镇举办的各种活动中获奖,受到社会各界知名人事及面塑爱好者的嘉奖和好评。2007年,她被评为马村镇“美丽家园”优秀人物,其面塑作品《白鹤闹松》《鱼拱莲》获面塑类优秀奖、2007年获得晋城市“兰花杯”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塑大赛获铜奖、2016年被评为高平市非物质文化传承奖、晋城市太行乡土文化先进工作者、2018年被高平市文化局、高平市民俗协会评为一等模范,现任高平市民俗协会副主任。(郭琨)